为探索天坑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融合的最佳途径,县政协于5月中下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赴重庆市武隆区就天坑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我县的天坑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天坑地质遗迹基本情况
我县天坑地质遗迹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禅家岩镇境内,自2016年被发现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省地调院开展天坑前期调查工作,先后协助CCTV《地理·中国》摄制组、全国17个省地质遗迹调查人员、捷克洞岩专家等专家学者深入天坑群分布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据省地调院调查,我县已探明天坑1个,位于禅家岩镇落水洞村与火石子村交界处,整个天坑地质遗迹群呈葫芦状,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主要有天坑、地下河、洞穴、峡谷等地质遗迹,共有大小不一的溶洞48个,地下河3条,分布多处瀑布群。其中最大天坑长轴460米,短轴310米,深度接近300米;最长地下河长4.6公里,最大一处瀑布高有20多米。
我县天坑溶洞群因其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完整性以及可保护性等优异资源禀赋,具备了科学研究、观光游览等多种功能及价值,达到了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标准,被地质工作者称为“天坑地河,鬼斧神工”,国际著名洞穴探险家、法国洞穴联盟秘书长让.波塔西赞誉其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成为我县又一张新名片。
二、武隆天坑的开发历程及经验
(一)抓机遇,显优势,实施系列开发
上世纪90年代,武隆县委、政府抓住国内外悄然兴起的洞穴旅游机遇,作出了大力发展旅游的战略决策,仅用半年时间,投入当年近1/4的县财政收入资金开发武隆天坑芙蓉洞。芙蓉洞全长2500米,洞底总面积37000平方米,70多种次生化学沉积物构成了辉煌壮丽、玲珑剔透的钟乳奇观。一经开放,就受到广大游客的热捧。
芙蓉洞的开放创造了“开发一个洞,搞活一个县”的旅游奇迹,也坚定了武隆人继续开发天坑的姊妹山---仙女山的信心。仙女山开发后,以其旖旎美艳的森林草原风光和凉爽宜人的巨型氧吧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被誉为“南国第一牧原”和“东方瑞士”,连续十多年被重庆人评选为“最喜爱的景区”和“避暑度假圣地”。2000年4月武隆又开发了巨型天然石景---天生三桥景区和龙水峡地缝景区,并于2002年正式对外营业。
2001年---2002年,武隆为解决旅游发展资金瓶颈,按照“所有权、开发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旅游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长松、汇邦两家民营企业,先后投资4亿元,将芙蓉洞、天生三桥等创建为4A景区。自此,武隆五大景区囊括山、水、洞、桥、缝等形态,使武隆的旅游吸引力快速提升,成功探索出了地质遗迹资源合理开发之路。
(二)履职责,聚力量,依法开展资源保护
2007年武隆天坑申遗成功后,民营控股的旅游管理体制不能适应“世遗”保护与旅游支柱产业战略发展需要。为了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武隆县于2008年组建了国有性质的“喀斯特旅游集团公司”,经过几番谈判后,利用三年时间,每年投入财政30 %的资金,累计投入30多亿元回购了景区经营权,出台了《重庆市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成立了武隆区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依法行使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方面的行政执法权,负责区内土地利用规划、景区建设规划与监督管理工作。自此,武隆旅游实现了景区所有权、保护权、经营权和开发权的“四权合一”。
(三)拓渠道,促营销,扩大景区知名度
武隆县委、县政府统筹全县119个县级部门、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企业,组建了16个由县级领导包抓的旅游宣传营销集团,直接分片进驻重庆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中原、港澳台地区等“六大板块”市场,进行“点对点”宣传促销。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全力拓展目标市场。
同时,把天生三桥、石院天坑等景区成功植入全球火爆的《变形金刚4》《满城尽带黄金甲》《爸爸去哪儿2》等影视片中。创作了《仙女山的月亮》《走马仙女山》《这山没有那山高》等歌曲,并通过媒体广泛传唱,营销效果明显。
2012年,武隆再次出资与张艺谋团队合作,用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手段,采用多种高科技,通过对已经濒临消失的“川江号子”“哭嫁”“棒棒”等最具巴渝文化特色元素的大型山水实景的演绎,打造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印象武隆”,成为武隆旅游的一个重要产品。一经推出,场场爆满。近几年,武隆区旅游收入以年均20 %的速度递增。2017年,全县实现年接待游客2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87个亿,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武隆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国定贫困县,一跃成为重庆的旅游明星区,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金山银山”的华丽蜕变。
三、我县天坑保护利用工作建议
(一)加大领导力度,成立专职管理机构
天坑地质遗迹资源不可再生,其保护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投资规模大、实施周期长,保护利用、开发策划、规划编制、项目申报等工作千头万绪。应按照《汉中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尽快成立我县天坑地质遗迹保护利用管理机构,制定保护利用方案,明确分管领导、搭建工作班子、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专职负责地质遗迹的保护利用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完成全县地质遗迹普查规划
一是积极向省地调院和省市天坑地质遗迹资源管理部门沟通汇报,争取将禅家岩天坑地质遗迹作为省市研究开发的重点区域,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性支持;二是组织专业地质研究专家对县内未探明的地质资源进行全面探查,对全县溶洞、地缝、小天坑、小峡谷进行专项普查,归纳整理出可开发利用资源,逐步形成全县溶洞、地缝、小天坑为主体的串珠式乡村旅游景区。聘请国内优秀规划团队,对我县地质遗迹资源规划编制,将地质遗迹资源与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我县旅游资源新内涵。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旅游开发基础
以“交通优质便捷,水电讯畅通”为基础目标,推进“大禅路、郑小路、天落路、谢火路、张落路”提档升级工作,为东接南郑黎坪森林公园、南接毛坝河草川子、西连四川龙潭子、北连二郎坝天湖景区创造良好条件,为景区开发和游客出行打好基础。
(四)挖掘传统文化,做好非遗保护传承
禅家岩是古老羌人的聚集地,在生产、生活中保留了浓郁的羌族特色,如傩戏、狩猎、羌绣、竹编、藤编、草编、传统饮食、传统婚庆礼仪、独特的民歌唱法、烧黄二酒的酿造,老羌人原始村落建筑形式和建造技艺(虚脚楼、木摞屋、转角楼)等,是羌族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等元素的综合表现,应当予以充分挖掘保护,为当地的乡村旅游和天坑保护开发融入文化内涵,从而让人们既可以观赏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感受休闲愉悦的生态文化,还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
(五)保护与开发并驾齐驱,努力打造高品质保护区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媒体,高规格制作我县天坑群保护开发宣传片,对天坑群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大力宣传推介。同时,借鉴武隆区对天坑、溶洞、峡谷的保护开发经验,把生态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前提,秉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等生态理念,对各类破坏森林植被、破坏溶洞奇石的行为依法快查严处,在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完成之前,精心呵护好天坑保护区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以及小河溪流”,为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利用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快退耕还林和移民搬迁,将现有耕地和公路沿线全部实施绿化美化。对天坑周边实施扶贫移民、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等项目,对景区风貌统一设计、统一包装、统一管理,鼓励当地居民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让当地群众从景区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