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政协提案 视察调研 社情民意 宁强文史 委员风采

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14 16:47:29 来源:宁强政协 作者:县政协文卫委 浏览:

文化遗产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主要指人类通过口传心授、师承传授、代代因袭传承的民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节庆、禁忌、饮食以及民间医药等。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们的历史使命。

为抢救、保护、利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助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8月上旬,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人士,采取外出考察和县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非遗现状

宁强地处秦巴山区,自夏商以来就是氐羌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语言杂秦蜀,习俗兼南北,悠久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据2005年初步统计,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建筑类、农耕类、铸造类、食品类、说唱类、祭祀类、禁忌类、草编类、刺绣类、医药、节礼等324条线索、107项。现有民间非遗传承人3万余人,其中专职非遗传承人120余人。我县自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寻找非遗保护与利用契合点,寓保护于开发之中,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有了良好开端。

一是重视资源挖掘。依托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规划布局,制定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宁强发展规划》,成立了羌族文化研究会。在中省市民协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对全县非遗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及时申报非遗成果。“王家核桃馍制作技艺”和“羌族手工刺绣技艺”申报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杨家麻辣鸡制作技艺”申报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成立了“羌族傩艺保护传承基地暨陕南羌州傩艺文化学会”,获得“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称号。

二是注重宣传推介。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在县城东山观建成了西北唯一的羌博馆,并正在建设全省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羌族文化产业园,建成羌族释比广场和羌文化广场,使上刀山、过刀桥、下油锅、舔红铁等羌族傩艺绝技有了展演场所。组建了羌族傩艺绝技表演队和羌文化歌舞宣传队。认真组织特色非遗项目参加国内展演,增添宁强吸引力。在陕西省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上,宁强傩艺绝技获铜奖、羌族羊皮鼓获优秀奖;宁强羌绣代表陕西先后参加了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深受中外游客和刺绣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宁强特色小吃麻辣鸡、核桃馍、根面角也因经久不衰的魅力成了《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走遍中国》栏目捕捉的绝好美食,更是众多游客争相购买的美味佳肴。

三是有序开发利用。鼓励有识之士参与非遗项目开发利用。民间代代相袭传承的羌绣在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组织带动下,绝技得以传授,产品种类日增,销售形势向好,显现出良好开发利用前景。

二、存在问题

一是保护传承认识尚有偏差。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综合性、多学科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有的部门认识还不到位,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及其加速消亡的现实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合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傩戏中的祭祀、唱颂,民间生活仪式中的诸多禁忌等,经常被误认为是迷信、落后的东西。

二是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县上仅在文化部门内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落实了兼职工作人员,精力难保障,工作欠专业,非遗普查、申报、保护、传承各个环节目标和计划缺乏可操作性,群众性、社会性的普查工作没有全面展开。更为关键的是保障经费不足,使声音、图像的摄录和相关资料的征集、出版受到一定影响。

三是资源流失、消失加剧。由于没有普查、抢救、保护经费和措施保障,使一些非遗项目因没有得到及时有效保护而濒临消亡,一些项目被其他县抢先申报。羌族的羊皮鼓,早在八十年代就被原宁强县剧团编排成舞蹈赴省演出,现在却被略阳县申报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社火”、“草编”被南郑申报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舞狮”、“舞龙”被勉县申报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支客”被汉中市群艺馆申报为汉中的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越来越少,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者和受众群体均出现明显断层。如民间铸造、编织、歌舞等正在失去传承空间,如不及时抢救,将会逐渐消失。

四是保护平台有待扩展。全县非遗保护基础设施滞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县羌博馆的非遗传习所,因种种原因一直未布展利用,非遗体验馆也未开展活动。

三、启示与建议

为开阔眼界,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北川、茂县、汶川进行了学习调研。所到之处,无不显现出浓浓的非遗传承开发氛围。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观念上有共识。北川、茂县、汶川、理县大部分地方都是高山峡谷,工农业生产条件很差,但却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上下扬长避短,将非遗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引擎,把非遗与旅游紧密结合,集中精力,加大投入,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成功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之路。二是在挖掘中保护。茂县通过几年努力,已挖掘整理出《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传统体育—推杆》等非遗项目138种,申报注册39种,其中国家级6种、省级10种、市县级122种。三是在传承中保护。茂县投入巨额资金建成了集展演、营销非遗产品为一体的“中国古羌城”,建起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8个乡镇均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50%非遗传承人直接参与非遗管理和演艺。四是在开发中保护。茂县有70%的非遗产品进入旅游市场。北川羌绣传承人创办的羌绣文化旅游开发公司,通过非遗+农户+公司+互联网的模式,把各种手工编制品、羌绣饰品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年产值近亿元,成为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受此启示,建议如下:

1、统一思想认识,完善保护机制。非遗保护,活态传承是核心,群众参与是基础,政府支持是关键。县上应尽快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把非遗保护传承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长期保护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设立非遗保护中心等机构,下达编制,配备人员,划拨经费,配置设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非遗保护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系列非遗文化活动,普及非遗保护知识,营造良好保护氛围。开展非遗保护进校园活动,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直观地了解和掌握非遗保护知识,转变学习理念,培养保护兴趣。分期分批组织各级领导和非遗管理传承工作者,带着课题外出考察学习,获取真经,转变观念,增添信心。

2、加大资金投入,抓好基础建设。县财政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非遗保护日常工作正常进行。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接受企业、个人和各界人士的友好捐赠,设立“宁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启动民间资本,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让投资者从中获利,让非遗保护从中受益。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建立非遗传习基地,拓宽展示平台,夯实保护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保护传承。加强专业人才和非遗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和鼓励激励,增强他们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采取经济补偿和生活补助等方式,支持和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培养接班人,开辟新出路。组织力量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的普查,建立宁强非遗资源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数据信息库,加快非遗项目申报注册进度,做好濒临灭绝、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大力扶持非遗传承人开发非遗技艺,兴办经济实体,打造特色产品。鼓励农村能人创办非遗保护传承专业合作社或私营企业,广泛吸纳贫困群众参与生产和经营,营造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人人喜爱、人人受益”的良好生态环境。

4、开发非遗资源,助力文旅兴县。现代社会里,人们热衷四处旅游,其主要目的就是探寻感受不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西成高铁开通将我县融入“关天”“成渝”两大经济圈,我县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游客将逐年增加,我们只有展示出氐羌故里、汉水之源的非遗文化和自然风光魅力,得到旅游者的喜爱和追捧,才能使我县旅游经济具备强大的后劲。因此,我们要在非遗开发与旅游结合上下足功夫,打造非遗文化特色品牌,使其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推介亮点和特色鲜明的旅游名片。

根据我县非遗、旅游两大资源分布状况和特点,在青木川景区建设中,应突出做好宁强传统饮食、工艺品制作、傩文化原生态展示、地方歌舞、民俗演艺等以非遗传承为中心内容的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在汉水源景区建设中,应突出传统农耕、狩猎、禁忌、转山、祭祀等非遗文化项目开发,搞好农具制作、粮食耕种、设套围猎、野果采摘等游客体验区建设。在草川子景区和大坪山草甸建设中,应突出传统年节、礼仪、刺绣、竹编、藤编、草编等手工艺品制作与开发,建设高标准非遗项目体验区。在羌博园建设中,应全方位展示宁强非遗文化理念,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建成宁强民俗歌舞、建造、铸造、石雕、木雕、铁艺、羌绣等传统工艺制作技艺综合展示区,传统粮油加工非遗体验区。让游客走进实地、穿越时空,亲身体验我县非遗文化的神秘多采,充分领略氐羌故里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魅力。

同时,我县是农业大县,许多住在大山里的贫困群众,虽没有资金、文化等优势,但大都掌握一些世代相传的“绝活”,其许多技艺都是即将失传或灭绝的非遗资源,比如藤编、草编、锻造、刺绣、传统食品加工等等。如果我们为他们搭建好平台,有针对性地挖掘适应市场、适应农民的项目,有组织地将非遗传承与旅游开发、现代电商无缝对接,那么他们将会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幸福的生活,实现非遗保护与全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发展。